多地商户无奈退租、关档,批发市场的生意为何越来越惨淡?
  • 来源:秦丝科技
  • 2022-10-28 19:48

不管是看各地新闻还是去市场走访,都能发现如今大部分的批发市场情况大不如前,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惨淡。

 

我们在惋惜之余,也不由得感叹,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批发市场的没落?

 

一、物流限制减少,地方市场失去地域性优势。

在九十年代的时候,因为运输时间长、交通不方便,批发市场的商品地域性差距非常明显。地域的封闭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信息的滞后,只有亲自去到当地,才能拿到一手的商品信息。


如果想要把生意做大,发展更多业务,比如做长途异地生意,那就只能是亲自雇车到现场采购,当时没多少人能做到。


但如果有这个资源,就能有不菲的收入。毕竟在那个年代,能够把外地的商品采购回本地批发市场,辐射周围大大小小的零售市场,首先客源就增加了;再者,物流滞慢、信息闭塞,货物循环周期长,中间商赚差价也能收入不少。

 

随着运输工具不断升级、替换,交通越来越便利,物流周转循环加速了,运载量也加大了。这就导致人们并不是非要去原来的批发市场,才能采购商品。


举个例子,周围商贩都换上了卡车、货车,他们就有了中短途的运输能力,于是便不来批发市场了,直接去了产地。


久而久之,大的批发市场就会销量萎缩,最终不得不转型批发兼零售,部分甚至变成了低价零售市场。

 

二、信息差减少,市场价格趋向透明化。


随着网络不断普及,科技不断进步,大量信息平台涌现,信息交流无处不在。现在你想要知道什么商品的采购信息、什么行业内幕,都能轻松在网站上搜到,零售商依靠手机就可以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市场价格行情。


很明显,信息差的减少带来了市场价格的透明化,靠信息不流通赚差价的时代,正在加速覆灭。

 

网络的发达、信息的流通,还降低了人们对于新兴产品的好奇和盲目追崇。


以前物资匮乏、商品种类有限,大家偶尔见到外地的、没见过的东西,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,想要尝试。但现在出现一个新东西,就会有铺天盖地的测评,没用过也能知道产品体验,新鲜感很难维持,购买欲望自然也就下降了。


三、购买渠道增加,竞争力不够。


这个是大家普遍最认可的原因——网购挤压了实体店的生存空间,而批发市场作为实体店的供货,生意自然会减少。


除此之外,分销、直营、零售等等这些购买渠道,也分走了批发市场的一部分流量,批发市场逐渐鲜有问津。


购买渠道多了,消费者的选择就多了,货比三家找出最划算的渠道购买也就成了常态。


不管是打价格战还是便利度、吸引度,网购的优势都是巨大的,逐渐培养起了消费者的购买习惯,大家一有需求就去网上买,实体店、零售店门可罗雀,谁还会去批发市场进货呢?

 

四、后疫情时代,经营难度翻倍。


疫情反反复复,谁也不知道第二天店面能否正常营业,有时候说封就封了。客户不能正常拿货,就会寻找替代的市场,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采购习惯,原先的市场就这样流失了一个又一个客户。


再者,店面营业不了赚不了钱,但租金还得正常给,各种费用还是一样支出,很多商户就这样撑不住了,退出了市场。

 

疫情平等地影响每个人,不仅影响市场从业者,也影响消费者。


失业的人多了,市场环境差,经济下行,这些都导致了大家兜里可支配的钱少了,那购买力就会下降,消费欲望就会减少,市场就更没有生意了,营业难度成倍增长。

 

当然,也不是所有批发市场都是在走下坡路。


我们可以看到有个别市场处于逆势增长、不断扩张的状态,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?


主要是两点。


一、紧跟时代发展,与时俱进。这些老板大多具有远见卓识,在信息网络刚起来的时候,就投入到了线上卖货的浪潮中,线上线下两手抓,积累和收获了大批流量和客源。同时,还加设云仓、打造自己的供应链等等,经营环境和状况都处于稳定的上升态势。


二、有原始资本积累。上面提到的各种方式,都对从业者的人脉、资源、本钱有要求,所以一般都是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,有敏锐嗅觉又攒下了好几桶金的行业老手才能做到。


老板们也不必太过于灰心,虽然不是每个商户都能大刀阔斧地去改革现有局面,最起码我们可以从降本增效做起,比如用进销存软件代替人工管店,在提高效率、打通线上渠道的同时,省下人工、犯错成本。

 

你认为批发市场逐渐萧条的原因是什么?欢迎在评论区补充!

©  秦丝科技  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53号